本欄作者保留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連絡電郵: geegeelooloo@gmail.com

4/23/21

善性循環 : 加羅林魚木的佳話 (04/22/21)

 日前接到報社老同事用Line傳來一則訊息,告訴我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巷弄中的溫州公園內,有一棵稀有樹種「加羅林魚木」正在滿樹開花,其華麗盛況吸引了大批民眾前來觀賞並紛紛為它猛搶鏡頭。

溫州公園碩大的加羅林魚木

我看後覺得一頭霧水,自己孤陋寡聞且因私務繁忙竟錯漏了此則熱門新聞。我從來未聼過「加羅林魚木」,連忙找資料求證,果真有這稀有樹種,原來全臺灣僅有十多棵而已,據說多集中在中南部,臺北的數量並不多,除了溫州公園那棵之外,仁愛路圓環有四棵,這是十多年前臺北市政府路燈公園管理處特意以擷枝扦插方式從溫州公園的母樹分植過來的子樹,另外在臺北市士林區的至善路三段及萬華區的昆明街亦各種有一棵。

我決定立即走訪溫州公園,甫來至羅斯福路三段283巷口,老遠就被約有五層樓高十分壯碩的「加羅林魚木」吸引住目光,遠遠看它猶如在藍空中撐著一把迷人的美麗大傘,也像是一朵碩大無比的花椰菜,它的樹型相當優美又十分搶眼,果然是滿樹開花,白中襯托著淺淺金黃色的花朵正團團簇簇地盛放,在樹下看它既有繁花似錦的氣氛又有超塵脫俗的雅緻情調,聽說起初花開時是白色的,後慢慢轉為金黃色,這期間白黃兩色相搭一起,簇簇的花球有綽約迷人的風采,使圍觀民眾不由得感嘆在臺北鬧市巷弄中竟有如此美麗的樹木,大家不約而同地舉起相機或手機,猛按快門從各個角度為它盡搶各款鏡頭。

加羅林魚木繁花盛放

「加羅林魚木」原來生長在大洋洲的加羅林群島,在日據時期,民國72(1930)年間,由臺灣林業試驗所第一任所長金平亮三林學博士引進臺灣,最先種植在臺北植物園,後來在偶然的機緣下被臺灣電力公司兩位員工無心插柳地移植到臺電公司附近的溫州公園,起初他們只是想在公園內種植三棵芒果樹,沒想到其中一棵一直長不出芒果來,又誤以為它是「菩提樹」,當時他們認為該樹種植在辦公室旁邊可保大家平安,便將它移植到現在種植的位置,讓它自由生長。這棵「加羅林魚木」也相當爭氣,樹型愈長愈是壯碩美麗,後來終於開出白中帶金黃色的美麗花朵,盛放時滿樹綽約風華,臺灣電力公司特地為它豎立說明牌,並予以妥善照顧,且被臺北市政府列為保護級樹木,每年吸引大批民眾前來觀賞,真是彷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這棵美麗的「加羅林魚木」背後還隱藏著兩則深情感人的故事,原來最先種植該樹的臺電陳姓員工,數年後不幸在一次車禍中因公殉職過世,他鶼鰈情深的妻子,將思夫之情寄託於該樹,每年風雨不改地到樹下來憑吊他,而樹木也有感恩之情,每年以愈開愈濃密茂盛的美麗花朵來慰籍這位深情的妻子,因此網上流傳著此棵加羅林魚木為有情的「夫妻樹」。另一則故事是有關師徒之情的溫馨回憶,當年一起種植該樹的兩位臺電員工原是師徒關係,陳姓員工殉職後,另一位雖然更換了工作地點,他仍然每年在「加羅林魚木」開花時節回到這棵樹下來悼念他的恩師,有情有義的師徒情懷甚為感動人心。


大多數人對「魚木」甚覺陌生,為何稱「魚木」? (英文: Spider tree)究其緣因,原來是由於魚木的木材質地輕軟,甚至可浮在水中,昔日的漁民削其木雕製成假魚餌用來釣墨魚,因而得名。除了「加羅林魚木」之外,原來還有在臺灣土生土長的特有亞種「臺灣魚木」,其花期比較晚一些,大約在六、七月之間,但由於沒有外來種「加羅林魚木」開花時的繁華茂盛,故並不引人注目,它們大多生長在低海拔的山水密林或溝谷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在臺北植物園重要植物區、陽明山國家公園有種植兩棵,聼說臺北松山商職校園內也有一棵。 「臺灣魚木」的花型與進口的加羅林魚木相似,但從樹葉細看是有所分別的,它又稱為:三腳鱉、山橄欖、三腳桌等等,約在九至十一月之間會結果實,為一般漿果,但其氣味並不好聞。

「加羅林魚木」十分嬌貴,聼說有的種植多年都未曾開花,臺北市溫州公園那棵已種植三十多年,近年才竅門頓開綻放出滿樹美麗的花朵。臺灣頗有名氣女作家張曉風曾為這棵「加羅林魚木」寫了一篇美文,她寫: 「花樹下,我還可以再站一會兒…風雨並肩處,記得歲歲看花人…」 ,原來她曾在風雨中到樹下來賞花並寫下好文章來紀念它,樹與人因此產生了美麗的連結,傳為一時的佳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